【未來趨勢】電動車該怎麼充電?


2025 挪威、荷蘭
2030 德國、印度
2040 法國、英國

以上國家已明確宣示停售燃油車的年度,未來勢必有更多國家跟進,可以預見全球電動車市場將大幅成長。

    紐西蘭也跟台灣及許多國家一樣,在停車場最好的車位設立電動車的充電樁,宣示新科技到來的意味濃厚,但少見電動車跟充電樁連接充電,找車位看到空位不能停,遇此情況的駕駛人應該都恨得牙癢癢。




    大家越來越熟悉照片裡的電動車充電樁,跟加油機長得很像的充電樁,把油管換成電線,插在車頭或車身充電,但,有沒有覺得怪怪的呢??


    1905年,世界第一座駛入式的加油站設在美國,加油機的設計就如現今大同小異,用油管把油灌進車子裡並且計算油量,取代漏斗把油倒入車內。一百多年後,車子若吃的是電,不是液體燃料,那把充電樁做成跟加油機一樣,只為了讓駕駛人以習慣的方式幫車子"充電",這~~似乎不太科技!!





    不接電線充電也行,台灣街頭已常見GOGORO電動機車,換電池的方式取代接線充電,看似跳脫了充電樁、充電線、充電區,但別忘了,各地佈建換電池站,其實跟在加油站補充油料的思維一樣,而且換電池式還真的只能用在機車,除非電池重量變得超輕,否則電動汽車駕駛人應該不想扛很重的電池,或是得更換好幾顆,才能安心開車不顧路。


    電動車要普及,首先是車價要跟汽油車相當,才有吸引力,其次充電樁的分布是否足夠? 再來是電池續航力能否跟一桶油的距離相當。電動車沒電的心理負擔,絕對比手機沒電的焦慮要大很多很多,這是消費者採購車輛選擇電車或油車,最大的幾個考量。


上述價格與續航力的因素不難克服,預期再過幾年即可解決。

不過,請想像一下,若台灣一半車子吃電,我們開著電動車到高速公路休息站,停車場一眼看過去全都是.........跟人一樣高的充電樁>.<






不需接線就把電動車充飽,這才是電池動力車應有的優勢!


    駕駛人不需拖著電線接到車身、車身沒有電池孔蓋,車停好就充飽充滿,甚至邊開邊補充電力,未來的便利世界要有電動車,無線充電絕對是基本配備!!



#electriccar‬ #電動車
#WEVC #無線充電

【美國景點】加州棕櫚泉世界大旋轉纜車 (10秒影片)



    加州的景點太多,少有人專程到Palm spring棕櫚泉一遊,這裡可是有世界最大的旋轉纜車喔!Palm Springs Aerial Tramway棕泉空中纜車一次可承載80人,單次乘客量沒有越南下龍灣雙層纜車230人這麼多,不過可旋轉的獨特設計,是瑞士鐵力士山及南非桌山,三架“旋轉”纜車中,規模最大的一個。





    這麼多人若在纜車內走動搶看風景,搖晃程度應該比搭船還恐怖,為了讓纜車平穩運行同時讓乘客欣賞四方風景,纜車內的圓形地板360度緩緩旋轉,一趟行程10分鐘剛好旋轉兩圈,乘客不用走動即可飽覽沿途奇山異景。



    纜車頂端來到8500英尺(2600公尺)的Mount San Jacinto,上面沒有烤香腸玉米,不過倒是可以在一大片樹林裡健行,或是點杯咖啡坐下來好好欣賞棕泉市景。夏季加州酷熱氣候,山頂高海拔溫度低,是個避暑的好地方。冬季這裡則變成雪白世界,吸引許多人玩雪遊憩,再到山下棕梠泉享受溫泉泡湯。

下次有機會到美國加州,到棕泉來趟纜車溫泉之旅吧!









【議題觀察】紐西蘭的灶咖

    紐西蘭地廣人稀,鋪設天然氣管路到家很昂貴,且加壓供氣不敷成本,這裡沒看到愛將金勇載著瓦斯桶到處送,那灶咖燒什麼煮飯?原來廚房用的是電熱爐,第一張照片左下是前後雙口電爐,第二張照片則是4口電爐,其實跟台灣很多小火鍋店採用的黑晶爐相同,差別在於紐西蘭電壓230V,電爐加熱速度很快,煎煮炒炸都不是問題。相較於突起的瓦斯爐架,沒有明火燃燒,感覺安全許多,不過仍要注意別被鍋子燙到。電爐跟流理台全平面連在一起,清洗處理食材到進鍋一氣呵成,美觀好清潔。









    另一個跟亞熱帶國家不一樣的地方是,這裡的灶咖少見螞蟻、沒有蟑螂、不易發霉,果菜廚餘放著,沒有果蠅飛舞!!沒錯,紐西蘭政府為了保護自身蔬果產業,海關查驗特別嚴格,連小小的果蠅都要全面消滅。無怪乎賣場鍋具店很多,書店最顯眼的櫃位擺的是烹飪書,在此是廚藝愛好者的天堂。

【議題觀察】轉動吧!!3D列印!!(15秒影片)




    紐西蘭是農牧業大國,但這裡的新科技發展不輸世界。由Ara Institute of Canterbury於招生博覽會中展示的3D列印,齒輪大小不一,非正圓且長短齒,相互嵌合,轉起來還挺順暢的, Amazing!!



    2013年郭台銘董事長說3D列印是噱頭「若成工業革命,郭字倒著寫」,現在看來,霸氣郭董講的實在。不像傳統鑄造方式得以大量快速生產製造,3D列印走的是量少、特殊、客製化成型的製造方式,塑膠材料不是問題,已有很多便宜的3D列印機在市場上任君選擇,而高階的3D列印搭配雷射燒結,印出金屬製品也不是難事,形狀怪異構造複雜,更勝鑄造、切削加工製品,在國防產業或是醫療產業中,這樣的金屬零件逐漸在高端高值市場嶄露頭角。3D列印的確沒有造成新一波的工業革命,不過倒也默默精進發展,在未來越趨注重客製化的利基市場,3D列印仍有一席之地。


#3Dprinted
#Aracanterbury
#metal3D

【教育觀察】神奇的魔豆


    你的孩子怕考試嗎?每到期中、期末考,本是活力充沛的小學生頓時像消氣的氣球,無精打采,唉聲嘆氣。考試,搞得大人煩躁,小孩煩惱,教養網站一片檢討。






    我的孩子在公立學校念書,課後則在純美式教育的英文學習中心就讀。別以為美式教育不考試,每週有小考,每學期三次大考,評估孩子的學習情況。說也奇怪,孩子從沒抱怨過英文考試,回家也不見緊張的複習,學習成效都很好。


    問了孩子英文課考試情況,他眼睛發亮地說:「我們有吃Magic beans!」
   
    原來,考試前老師拿著一堆糖果(通常是軟糖),神神秘秘的說:「這是老師昨天特地去magic store買的magic beans ,每顆都有記憶魔法。」邊說邊將糖果放入牛皮紙 ,再把寫有答案的試題放進去,用力甩了一甩後,告訴孩子:「這些magic beans都已經記住答案囉,如果考試時想不起來,就把magic bean吃下去,答案自然而然就想起來了。」接著發給每人一顆軟糖,開始作答。

    聽起來像是笑話,但說也奇怪,整班孩子的英文成績都很好,學習效果奇佳。

    其實早有研究證實潛意識裡形成的念頭,會大大影響人的行為。哈佛大學心理學家找來一群亞裔女學生分成兩組測試數學能力,在人的潛意識認知裡,女性的數學能力較差,而亞洲人的數學能力較佳。因此在數學測試前,將其中一組受測者誘發自己是"女性"的身分,而另一組則誘發自己是"亞洲人"的身分,果然,兩組同樣是女性同樣的測驗卷,誘發亞洲人身分受測者的數學成績,顯著優於誘發女性身分受測者的數學成績。

    魔豆的神奇魔力在轉化孩子對考試恐懼的心情,用鼓勵的方式,肯定孩子的學習,並告訴孩子面對這些考題,他們不是不會,只是一時想不起來,吃了糖,就記起來了!心情放鬆,自信心增加,過去上課的成效自然而然地展現出來。所以,換個思維面對考試,學習效果將會大大提升喔!!

【教育觀察】紐西蘭小學一日285分鐘的學習


    8月,正值紐西蘭的寒冬。天剛亮沒多久,帶著孩子走路上學,其實已經早上8:30。





    紐西蘭小學一天4節課,早上8:55前到校,下午3點準時放學。台灣小學一天7節課,早上8點前到校,放學時間是4點。大家應該覺得紐西蘭小學課程時數真短?! 掐指一算,不,仔細算:



台:7節課X40分鐘=280分鐘
紐:105+60+60+60=285分鐘





    扣除下課時間及台灣特有的晨光時間、午休時間、整潔時間等,真正上課時數,紐西蘭小學的學習時間還比台灣多5分鐘喔!
    以週來看,台灣小學高年級上課4天半(一週32節*40分鐘),紐西蘭小學上課5天(5天*285分鐘),正式課程一週合計紐西蘭整整多出145分鐘耶!
若再跟中低年級相比,時數差距更大。


    小學的上課時間長達60到105分鐘,孩子受的了嗎?仔細想想,我們是不是被「小孩的專注力只有40-50分鐘」的說法制約了呢?如果上課以教條方式授課、傳統背誦、寫練習卷的填鴨方式為主,大人都未必能撐得過40分鐘,何況是小孩。


    學生聽老師講課,大概持續10分鐘就分神,但學生聽其他同學發表意見,那可有趣了。沒錯! 在紐西蘭孩子是學習主體,可以在課堂盡情發表意見、提出問題、老師跟同學一起回答問題、解決問題,上課40分鐘怎麼夠?所以紐西蘭小學第一節課長達105分鐘,安排寫作課或是數學課,早上精神好,拿來做最花腦力的事情,效果最佳。

    上完105分鐘的課,就來個20分鐘下課。小孩有充分時間跟同學玩耍、玩耍、玩耍,學校上課好玩,下課更好玩,沒聽過有學生不想上學,只有聽過不乖的學生被校長處罰暫停到校,這可是最嚴厲的處罰。

    經過一天285分鐘的學習,放學時才下午3點,沒有回家作業,真的沒有回家作業,孩子們的自由時間更多了,去遊樂場跑跑跳跳、打球游泳;也可以依著自己的興趣,作作手作、玩玩程式設計、寫文章、畫圖、玩音樂....孩子們有的是時間發展興趣,學習與玩樂不是平行線,而是寓教於樂的展現。




    所以,紐西蘭小孩的學習時間有多長? 應該遠超出一日285分鐘吧!

    104年台灣通過實驗教育三法,實驗中小學如雨後春筍般開設,我們樂見不少學校勇於突破二學期的學制、一天7堂課的限制,採用主題式的新教學模式,然而,教育的進步不應只是實驗中小學的任務,占台灣學制絕大部分的公立學校是否與時俱進,是目前家長們所殷切期盼的。

【議題觀察】Disney樂園MagicBand-新科技的完美實踐


    全世界有6個迪士尼樂園,最大的一個位在美國佛羅里達州奧蘭多的Walt Disney World Resort,把其他5個樂園的面積加起來,都還沒有佛州迪士尼的1/3大。若決定到此一遊,建議安排5天以上,把4個主題園區+2個水上樂園全區玩透透。



    佛羅里達Walt Disney World 不僅最大,也是目前唯一採用MagicBand的遊樂園。說穿了,MagicBand是一個把主動式感應晶片裝到防水矽膠手環裡的穿戴式裝置。在迪士尼官網訂好套裝行程(門票+住宿+餐飲點數)或是買年票,就可以免費取得MagicBand,8種顏色任選 ,還可雷雕自己名字。如果覺得手環太單調 ,Disney Store販賣各種配件,可自行組裝成獨一無二的手環,滿足追求獨特性的消費者。拿到MagicBand,就可以把現金和信用卡全收起來,園區裡只要戴著它,吃喝玩樂全搞定。












    MagicBand是入園通行證,代替磁卡、紙張門票的驗票程序,搭配指紋辨識,沒有冒名使用的問題。入園感應通關,就像拿著悠遊卡過捷運閘門這麼方便,但迪士尼刻意設計在遊客感應的瞬間,亮起不同顏色的米奇及不同感應聲,遊客一定會慢下來,仔細看自己跟同行好友專屬的聲光,如此減少入園奔跑失足跌倒的意外,這是迪士尼的巧思。





    抽快速通關票(FastPass)是玩迪士尼樂園廣知的技巧,很多人出發前研讀網路攻略、研究園區路線,拿著磁卡門票東奔西跑,就為了幫家人抽到最熱門的FP,節省排隊時間,快速通關乘坐遊樂設施。在佛羅里達迪士尼,沒有FB發券機!所有遊樂設施(FastPass+)都在手機APP上設定,三十天前就可預約,時間到,前往遊樂設施快速通道,感應Magicband手環就進去玩,一切雲端化。

    玩累了想來點吃喝,預購的餐飲點數都在MagicBand裡,點餐後感應手環就完成結帳。想買個紀念品,感應手環,消費就從預先綁定的信用卡扣款。



    請園區的攝影師拍張大合照、坐雲霄飛車的驚恐照,感應MagicBand手環,照片即刻傳送。未來,MagicBand將結合園區內的所有攝影機,遊客的一顰一笑都能被自然捕捉,完整留存。

    回到飯店,MagicBand就成了房卡,感應房門就開,十分便利。 一覺好眠起來,即收到Email,詢問前一晚看水舞秀的滿意度。奇怪,看水舞秀不用感應手環,Disney怎麼知道誰看了夜間水舞秀? 原來,MagicBand觸動很多園區內的sensor,遊客玩了哪些設施、看了什麼表演,點了什麼餐點,完完整整的紀錄下來,更進一步取得遊客的回饋。
    續住美國飯店,留下床頭小費是基本禮儀,佛羅里達Walt Disney World Resort 既然宣稱只靠MagicBand就可以玩遍樂園,索性連床頭小費紙鈔也不收,真正實現不需現金無信用卡環境。

    MagicBand帶給遊客很多的驚奇與便利,全都是科技的魔法,手環晶片是RFID、遠端感應是IoT、電子支付是Fintech,遊客飲食與遊樂偏好,全都變成迪士尼掌握的Big data,再提供專屬客製化的服務。當全球還在摸索新科技如何應用時,迪士尼已將科技整合,呈現故事、音樂與藝術,賣出令人印象深刻的歡樂體驗。

【紐西蘭景點】基督城地標


    在紐西蘭基督城旅遊,哪個地方是觀光團不會去,而當地人常去呢?
    我想PortHills會是當地人推薦的景點。基督城南邊的海港山(PortHill)上有個Sugarloaf通訊塔,電視、廣播及手機訊號就靠它放送。天氣好時,在基督城任何地方往南看,都可以看到這個地標尖塔,週末假期來到海港山的健行步道走走,俯瞰整個基督城,美呆了!!






【教育觀察】機器人大賽--紐西蘭程式設計教育


    紐西蘭不少小學開設程式設計課程,學生可自由選課,學習編寫程式,操控動力機器人。基督城所在的Canterbury省每年都會舉辦機器人大賽(Canterbury RoboCup)。得知2017年的賽事在附近的高中舉辦,特地跑來看看,了解紐西蘭程式設計教育的成果。

    機器人大賽分為三個類別,第一類是Robo Rescue。本以為這個項目是派機器人去救援個什麼東西,後來才知道是讓機器人循著路線到一個目標,走得越遠,分數越高。裁判當場才排出路線圖,路線有直,有彎,還有上下坡,參賽者要把優良的程式邏輯寫進機器中,利用組合式的sensor感應路線往終點前進,終點區有個鋁罐,機器人的目標就是將鋁罐推到外圍,於時間內完成整個挑戰。






    機器人從起點出發,下好離手,不能遙控、線控,參賽者只能 keep fingers crossed 祈禱。連看好幾組挑戰,機器人不是偏離路線失敗,就是繞回走過的路失敗,👉影片👈中是少數順利過關的團隊,這群小女生很厲害呢!



    第二類是Robo Theatre,利用機器人演一齣短劇或是歌舞秀,展現小朋友的機器人造型創意跟編導能力。這類比賽可以看到小孩的說故事能力、道具製作能力、表演能力。看孩子們又演戲、又唱歌,又放煙霧、又演奏音樂,全都為了陪襯整齣戲的主角--機器人。機器人劇本與走位都是事先編寫好的,該走到哪?停多少秒?碰到哪個機關?會有甚麼特效?都需事先精密設計,難度頗高。一場一場的小戲劇,十分精采,讓人讚嘆孩子的創意表現。



    第三類是比賽則是刺激的Robo Soccer 機器人足球賽。每隊各派出兩個機器人,同樣利用內建的sensor追著足球,時間內將足球踢(推)進對方球門,得分數越多者為勝。看著機器人又守又攻的追著球,兩方精彩的攻防,不免情緒激昂,為每隊吶喊加油。


    看到這些作品,很難想像都是紐西蘭七八年級學生(11~13歲)做出來的。動力機器人或程式設計在台灣學校也有,多以社團活動形式開設,坊間也很多積木機器人程式課程,只是所費不貲。

    台灣即將在108年實施新課綱,程式設計被列為國高中必修課程之一,此立意良好,但怎麼教才是重點。希望新課綱的程式設計課程能跳脫過去0101的死背學法、勿以選擇是非題來評斷學習效果,而是真正將程式設計內化成孩童的核心能力,自發性的將創意應用在各種挑戰上,用玩樂的思維、任務導向的方式學程式語言,讓台灣孩子能跟上世界的腳步。





【議題觀察】紐西蘭電力現況(2017)


    紐西蘭全國電力供應,再生能源占86.1%!!![2017Q1]
看到這樣的比例,著實驚人,紐西蘭是已開發國家再生能源占比名列前茅,而且定下目標2025年要達到90%發電量都是乾淨能源!

    開車環南島2000多公里,看到的太陽能板跟風車用手指都數得出來,那有可能8成以上再生能源??原來,紐西蘭的電力基載主力是水力發電60.6%、地熱18%、燃氣煤油13.8%,風力5.8%,少數太陽光電及生質產電。沒有核電!!

照片是水力發電廠四根超大水管導引水帶動渦輪機發電,看第一張應該無法想像水管有多大,第二張照片是Twizel小鎮的兒童遊樂場旁,停著一台老舊大卡車還加個外罩,這不是保護古董卡車,而是要呈現水管大到連卡車都可以開過去,卡車也有參與水壩建造工程的呦!第三張照片是鑄造水力渦輪,簡單的結構設計,堅固耐用,穩穩地提供乾淨的電力,電力工程浩大,卻也恆定久遠。














    紐西蘭這麼愛護環境的國家擁有很多水壩,蓋水壩會有環保議題嗎?在這裡看起來不是問題,有了水壩反而解決民生用水問題,也提高潔淨電力的供給,額外又多了觀光收益。
未來台灣一定面臨基載電力短缺,尤其是在核電廠除役後,無風無太陽時,風光發電就失效,基載電力只能靠燃煤燃油燃氣電廠,勢必增加空汙,影響人民健康。
    或許,回歸到百年歷史的水力發電,擴充水力發電廠容量,會是解決台灣用水用電的方法。

【紐西蘭景點】Sign of the Kiwi Cafe


    基督城海港山(PortHills)的馬鞍位置,有間美麗的咖啡店叫Sign of the Kiwi Cafe,往北俯瞰基督城,往南可見Lyttleton港,會來到這裡的大多是當地人。咖啡店賣的東西很簡單,一頭賣冰淇淋、冷飲,另一頭可點咖啡、蛋糕及三明治,而最熱銷的,就是美景與悠閒。
Sign of the kiwi像是中央車站,東南西北的登山健行步道、蜿蜒海港山的腳踏車道,都從這裡出發,也到這裡結束。走累了,騎累了,在這兒點杯咖啡,來支冰淇淋,曬太陽看美景,kiwi人生多愜意。



【教育觀察】紐西蘭小學校外教學


逛博物館時遇到小學生校外教學,你的第一印象是:吵?!

    在紐西蘭基督城博物館遇到小學生校外教學,帶隊老師沒有大呼小叫的管秩序,學生安安靜靜井然有序。大家逛完展示後,席地圍成一圈聽解說員講解,這間展廳有各種鳥類標本,天花板彩繪著鳥類的骨骼圖,博物館導覽員講解紐西蘭的鳥類為什麼絕種、現有鳥類吃些什麼、怎麼樣保護現有的鳥類...。導覽員講完換同學輪流發表意見,導覽員回答問題也拋出問題,這樣的討論,在15公尺外的我可以清楚聽見,真是太神奇了。
    校外教學近尾聲,換帶隊老師上場,我以為是老師講幾句感謝博物館導覽員的話,然後大家拍手,帶隊回家.....。我想得太簡單了。

    紐西蘭老師這麼做:看著所有小朋友問誰要來Ending??很多人舉手,老師點了一位小個子女生,她落落大方地站了起來,代表所有同學發言:在今天的校外教學中,我們看到很多展品,我們學到了很多,有...,有...,這些都好有趣。感謝Ms.OO的導覽....,感謝老師帶我們來到這個博物館。全體小聲拍掌(應該是怕影響其他遊客)。

原來,被老師點到做Ending不是壓力,是榮耀!!

    校外教學就是看看學校外的東西,受惠最多的是學生,本應由學生說出感謝的話。從小培養感恩的心,練習說出感謝的話,這是知識以外,最好的收穫!

歐美人為甚麼不戴口罩??

歐美人為甚麼不戴口罩??個人觀察。 20200404MPinNC 。 網路上很多分析提到,肺炎病毒疫情嚴重,歐美人為什麼不戴口罩? 1.買不到是一個原因。那就用圍巾擋著,用布擋著防止飛沫傳染到病毒啊,再出門啊??!! 2.口罩的價值不高,屬於勞力密集的產品,歐美...